广州5月10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、教育部、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前印发《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》。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0年,全国足球场地数量超过7万块,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0.5块以上。
《规划》提出,要“以群众健身、足球普及为导向,以校园和社区为重点,积极建设群众身边的足球场地设施”,透露出此番球场建设的两个重点:一个是学校,一个是社区。
业内人士认为,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是整个足球体系的根基,是足球人口的最大“蓄水池”。因此,《规划》抓住了足球发展的“牛耳”。
此外,《规划》也针对足球俱乐部的训练场地保障提出了要求,提出将建设两个国家训练基地和若干省级训练基地,这也将为职业足球和国家队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保障。
让百姓在家门口踢上球
国家体育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3年底,全国“较好条件足球场地”仅为一万余块,每万人不到0.1块。可以说,足球场地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足球发展的最大硬件障碍。
此次《规划》提出,在2020年达到7万块足球场的规模,意味着在未来五年,将新建和改造6万块足球场。每万人拥有的足球场地数量将从目前的不到0.1增长到0.5-0.7。
根据《规划》,2020年前,将修缮改造校园足球场地4万块,实现每个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均建有1块以上足球场地,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均建有1块以上标准足球场地。
在社会场地方面,2020年前将改造新建社会足球场地2万块。除少数山区外,每个县级行政区域至少建有2个社会标准足球场地,有条件的城市新建居住区应建有1块5人制以上的足球场地,老旧居住区也要创造条件改造建设小型多样的场地设施。
如果规划的目标能够实现,意味着目前学校、城市和农村踢球难的状况将在未来有所缓解。一定数量社区内足球场的建立,也将实现百姓在家门口有球踢的愿望。
我们不能总是在电视上看别人踢球心潮澎湃,转身下楼就迷失在钢筋水泥的“森林”中。
能让百姓在家门口踢上球,或许比国足打进世界杯更为重要。
而如果更多的人能在家门口踢上球,更多的孩子在学校能踢上球,有庞大人口基数的我们,又何愁打不进世界杯、甚至更进一步呢?
转载请注明来源:“ http://www.cnqinuo.com/chuxingfuwu/2022/0606/20566.html ”。